迈畅历史故事网
首页 > 世界历史故事 > 彼得大帝退敌计

彼得大帝退敌计

18世纪中叶,瑞典军队在国王查理十二的率领下,再次发动对的进攻。就在总攻前夕,瑞典人不约而同地从各地抓获了许多俄军的信使。这些信使带着彼得大帝亲笔签署的命令,要各地将领带兵来波罗的海沿岸集结,摆出了要与瑞典军队决一死战的姿态。按照这些指令前来集结的军队之多,大大出乎瑞典人的意料。 瑞典在那时候是欧洲的军事强国,屡屡侵占的土地。但自的彼得大帝即位之后,形势发生了变化。彼得大帝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统帅。他加强了沿海地带工事的修筑,还不惜动用巨大的人力、物力在远离内地的海边建设彼得堡,不仅想控制波罗的海,而且想以彼得堡作为基地向西方扩张。 瑞典当然不能容忍彼得大帝的这种做法,欲将修建彼得堡的计划扼死于摇篮之中,于是派兵攻打俄军。谁知以往不堪一击的俄军在彼得大帝的率领下,居然打了个大胜仗。 然而,毕竟积弱已久,瑞典虽吃了次败仗,仍倾全国之兵力,再次向进攻。 面对险恶的形势,的许多将领动摇了,他们主张退出沿海地区,放弃修筑彼得堡的计划,将兵力集中在内地,再与瑞典军周旋。 彼得大帝却不以为然,他认为气可鼓而不可泄,倘若退守内地,不仅放弃了苦心经营的彼得堡的建设,丢掉了沿海防地,而且在退守中会使士兵丧失斗志,乱了阵脚,很容易被强大的瑞典军击败,所以他主张:“决不能向后退缩半步!” 将领们心存疑虑:“敌众我寡,若不后退,必落败局!” 彼德大帝当机立断:“我不须用兵就能退敌。” 彼德大帝并非口出狂言,而是他分析了查理十二及瑞典将领具有犹豫踌躇的特点,并且已经败了一次,存在着“一旦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”的心理,所以施用了一条疑兵之计:他就亲自签发了许多命令,让信使通知各地将领带兵来沿海地区集结。事实上,这些将领有的远在内地,有的根本不存在,而且他让这些信使故意走进瑞典军的防区,甘心情愿地让瑞典人俘虏去。查理十二看了彼得大帝的调兵信件,亲自审问了信使。他作出了判断:的兵力出乎意料的强大,即使能攻占沿海地区,也会陷入彼得大帝布下的圈套中去,所以主动地将军队撤了回去。 彼得大帝利用这宝贵的时间,修建成了彼得堡,从此再也不怕瑞典军的进攻了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世界历史故事 造假币的工程师
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,圣诞节的那天。法国的一个小镇上,人们很有秩序地在排队买烤鹅。一位个头不高,前额宽宽,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人也在其中,他神色有点紧...
世界历史故事 贞德死亡之谜
历史书对圣女贞德的死,描述得最清楚不过了。名望卓著的历史学家一致认为她的死完全没有疑点: 1431年5月一个早上,贞德在里昂一个公众广场被烧死,当时有数以...
世界历史故事 诺贝尔实验室里的凶案
诺贝尔(1833—1896年)是瑞典的化学家,举世闻名的发明者。年轻时,他从美国学习技术回来,就在父亲办的工厂中的研究所工作,并且开始了对的研究。 一天晚...
世界历史故事 装神弄鬼退敌军
法国大时期,普鲁士趁法国国内混乱之机,出兵侵占了凡尔登要塞,并不断向纵深发展,企图与法国保王党一起来扼杀烈火。普王腓特烈·威廉(1620—1688年)也随...

强力推荐